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是最直接、最现实、最根本的民生问题,事关村民健康,事关乡村稳定。为充分了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现状,助力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发展,5月26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登攀带领师生深入宝鸡眉县营头镇,开展“聚焦乡村医学,助力健康陕西”乡村医学调研。
在眉县营头镇明德小学,调研组教师陈敏以“夏季儿童常见病的防治”为主题,详细讲解了夏季儿童呼吸道感染、消化道疾病、常见传染病等病症的症状表现、预防措施及科学护理方法,并对学生家长关心的儿童用药安全、日常饮食营养搭配等问题进行了解答。讲座结束后,师生协同为当地村民开展了义诊帮扶活动。在义诊现场,师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,为当地群众提供血压测量、健康咨询等服务,并通过发放宣传单、宣传手册等方式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,鼓励村民更加关注自身健康,积极参与健康管理。

讲座现场

义诊现场
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照护责任和公共卫生服务责任,是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营头中心卫生院,调研组实地调研了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情况,了解卫生院运行、管理机制、人员架构、特色诊疗服务及乡村医保政策落实等情况,就镇村两级医疗系统现状问题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、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情况开展座谈,重点就“日常医疗实务”“收入与福利”“身份与晋升”“后续力量发展”等核心问题进行沟通交流,在商讨中积极寻求解决之策。

调研师生与卫生院人员合影
下午,调研组师生走进马明仁膏药国家遗产研学基地参观学习。在讲解人员带领下,师生们深入了解马明仁膏药的历史渊源、制作工艺及非遗保护现状,近距离观摩了传统膏药的熬制过程,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。马明仁膏药第五代传人马新荣结合膏药世家六代人的坚守故事,深刻阐释了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,为师生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“大思政课”。在农夫山泉生产基地,调研组师生参观了农夫山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,观摩了从瓶体生产、注塑成型、无菌灌装、产品贴签、成品装箱到仓库堆码的全自动化生产工艺流程,切身感受到了现代工业建设的良好局面和发展趋势。农夫山泉生产基地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,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一环。

马新荣先生讲解膏药世家六代人的坚守故事

农夫山泉生产基地
此次调研以实地走访、交流座谈、问卷调研、宣传科普、爱心义诊、参观学习等方式深入乡村,力求真实、准确、全面地掌握基层医疗服务的新情况与新问题,为后续医疗帮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关注乡村基层医疗群体,为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及提升破难题、献良策。
(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/图/调研组 审核/刘登攀)